三文魚疑含寄生蟲 新加坡男子無病徵排出2.8米魚肉絛蟲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1/29 18:45

最後更新: 2018/01/29 19:32

分享:

分享:

三文魚疑有寄生蟲!新加坡一名男子疑吃三文魚染蟲,但一直沒有身體不適或病徵,直至排出一條2.8米長的絛蟲,足足是該男子身高的1.5倍,事件才被揭發。新加坡相關部門相信,病人或因吃下未煮熟的三文魚等淡水魚生而感染寄生蟲。這是繼美國加洲後,再有人疑吃三文魚而在體內出現超長寄生蟲。

新加坡《星期天時報》最新報道,新加坡中央醫院於2016年記錄一宗感染寄生蟲病例,病人腹內腸道長了一條2.8米長的絛蟲,但完全沒有任何病徵,因此當他看到絛蟲從自己的肛門排出時,表現十分震驚。

該院微生物學部門透露,從病人體內排出的絛蟲的卵,經化驗後應可斷定為「魚肉絛蟲」(即廣節裂頭絛蟲 )。一般而言,吃下未煮熟的三文魚等淡水魚刺身,有機會是感染魚肉絛蟲的成因,新加坡去年便接獲2宗與感染「魚肉條蟲」有關的案例。

絛蟲可分頭部、頸部和節片,病人一旦受感染,絛蟲頭部會粘住病人腸胃道,讓其節片慢慢生長。在日常生活中,進食未煮熟的豬肉﹑牛肉或魚肉,都有機會感染絛蟲。

新加坡傳染病專家許勵揚博士指,感染魚肉絛蟲一般沒有任何症狀,但部分病人可能有作嘔、全身乏力、腹瀉和腹部疼痛等現象,惟要觀察魚肉內是否有寄生蟲並不容易。由於在新加坡愈來愈多人喜歡吃魚生,他認為感染魚肉絛蟲病例,已逐漸增多。

美國加州一名醫生Kenny Bahn早前亦在一個網上節目中透露疑吃三文魚染寄生蟲的病例,該名男子幾乎每日都吃三文魚,到醫院急症室求醫,聲稱自己腹瀉帶血,但他後來表示自己因如廁時感覺有東西從他體內爬出來,感覺好像內臟要掉出來,才發現有一條長約1.6米的蟲。他用紙巾將蟲包好,帶到醫院求診。醫生診斷認為,應該是吃魚生時,將寄生蟲也吃下。

美國疾控中心(CDC)去年曾發表報告,表示阿拉斯加的野生工文魚體內被驗出日本絛蟲,不只亞州魚類,任何從美國太平洋沿岸捕獲的三文魚,都有感染日本絛蟲的風險。

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曾祈殷過去接受訪問時亦曾表示,進食帶有絛蟲的刺身後,絛蟲可長時間逗留體內,部分患者或會出現肚痛、飽飽滯滯等徵狀,由於絛蟲可於腸道內生長及綣縮,最長可達15米,患者更有機會出現腸塞、嘔吐等徵狀;絛蟲與異尖線蟲均可出現於三文魚,惟後者可穿破腸壁、疼痛徵狀可於數分鐘至幾小時內就出現。

他提醒,所有海產都有機會帶有寄生蟲,正服食抗排斥藥、類固醇藥等抵抗力差者,就應避免進食刺身。

本港食安中心亦提醒,食物業界應將供生吃的魚類,於-20°C或以下冷凍7天,或於-35°C冷凍約20小時,殺死魚內的寄生蟲;而長者、幼童、孕婦及免疫系統較弱等高危人士,亦不宜生吃魚類,強調酒、醋、日式芥辣、黃芥辣及香料等,均不能殺死海產內的寄生蟲。

吃魚生後肚子長出長長寄生虫的個案屢見不鮮,不過進食半生熟牛扒亦有機會「生蟲」。浙江省瑞安市一名無吃生食習慣的男子,在西餐廳吃過一塊5分熟的牛排後,半年來經常腹瀉,更發現糞便中有一條20多厘米的白色物體,看起來有點像「竹節」,求醫後排出的是絛蟲的「孕節」,男子服用驅蟲食物後,竟排出一條長度達5.2米長的白色「牛肉絛蟲 」。

【延伸閱讀】 海蝨侵襲挪威三文魚養殖場 專家解構食安風險

【延伸閱讀】 8歲台灣女童食魚生  肛門夾出2.6米長寄生蟲

【延伸閱讀】 日本女星吃魚生染寄生蟲 食安中心教點食最安全